基金经理看好北交所2025年布局可能有以下多方面的原因:
一、政策层面
1. 持续改革预期
到2025年之前,北交所可能会继续深化改革。例如,在上市制度方面,可能进一步优化准入门槛,吸引更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上市。这将丰富北交所的企业资源池,为基金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标的。
监管层可能会出台更多支持北交所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更多资金流入北交所市场。对于基金而言,这意味着所投资的企业可能享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提高投资收益的潜力。
2. 多层次资本市场协同发展
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大框架下,北交所与沪深交易所的互联互通机制有望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转板制度可能更加顺畅,这将提升北交所企业的吸引力。基金投资北交所企业后,如果企业有转板机会,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估值提升,为基金带来可观的回报。
二、企业层面
1. 高成长潜力企业汇聚
北交所重点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处于新兴产业领域,如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到2025年,这些企业将有更多时间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例如,一些新能源相关的北交所企业,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其业务有望实现快速扩张,为基金带来成长型投资机会。
许多北交所企业在细分领域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被称为“小而美”的企业。随着时间推移到2025年,它们有可能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或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力量,基金提前布局这些企业有望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2. 估值优势
目前北交所企业整体估值相对较低。相较于沪深交易所的部分同类企业,北交所企业具有较大的估值修复和提升空间。到2025年,随着企业业绩的增长和市场对北交所企业认知度的提高,其估值有望得到合理提升,基金在当前布局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未来潜在的估值收益。
三、市场层面
1. 流动性改善趋势
随着北交所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其市场流动性将显著改善。一方面,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将进入北交所市场,包括公募基金加大对北交所的配置比例,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也可能逐步参与其中。这将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提高股票的换手率和交易活跃度。
北交所自身也在不断探索提高流动性的措施,如优化交易机制等。更好的流动性有利于基金进出市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投资组合的管理效率。
2. 投资者结构优化
到2025年,北交所的投资者结构可能更加多元化和成熟。除了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比例增加外,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会更加理性和专业。这将使得市场的定价更加有效,减少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在一个定价更有效的市场中进行投资决策,可以更好地依据企业的基本面进行布局,提高投资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