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让农民“家门口”就业更有底气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让农民“家门口”就业更有底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1. 农业产业化
   深入挖掘农产品附加值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例如在水果产区建立果汁加工厂、果脯加工厂等。以苹果产区为例,将苹果加工成果汁、果醋、苹果脆片等产品,不仅能延长苹果的保存期限,还能通过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包括生产线上的工人、质量检测人员、包装工人等。
     推动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比如五常大米,通过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这需要一系列的人员参与,从品牌策划、宣传推广到市场销售,都能吸纳当地农民就业。
   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
     鼓励发展观光农业。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打造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农民可以参与到观光园的建设、运营和服务中,如种植观赏花卉、果树,担任导游讲解农业知识,经营农家乐提供餐饮住宿等。
     推广智慧农业。在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建立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虽然智慧农业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但在建设、维护和运营过程中,能为当地农民提供诸如设备操作、数据监测、田间管理等就业机会。
2. 农村特色手工业
   传承与创新传统手工艺
     挖掘和保护地方传统手工艺,如刺绣、剪纸、竹编等。以苏绣为例,当地可以组织农民参加刺绣培训,提高刺绣技艺,然后成立刺绣合作社或企业,将刺绣产品推向市场。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从事刺绣工作,增加收入。
     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手工艺品进行创新。例如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家居装饰相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剪纸作品,扩大市场需求,从而吸纳更多农民从事相关生产。
   发展农村文创产业
     以农村的风土人情、农耕文化为素材,开发文创产品。如制作以农村田园风光为图案的陶瓷制品、以乡村故事为内容的手绘工艺品等。这需要创意设计、生产制作等环节的人员参与,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1.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根据当地农村产业发展的方向,确定培训内容。如果当地计划发展电商产业,就开展电商运营、网店美工、物流配送等相关技能培训。例如在一些农村土特产品丰富的地区,培训农民如何在电商平台上开店、拍摄吸引人的产品图片、撰写产品介绍文案以及进行客户服务等。
   针对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开展农业机械化操作、新型农业技术等培训。像培训农民操作大型收割机、无人机植保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农民掌握新的就业技能。
2. 多样化培训方式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利用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理论课程,让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学习,如学习农产品加工的工艺流程、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等。同时,线下开展实践操作课程,在实际的车间、田间地头进行手把手教学,如教授农民如何操作农产品加工设备、如何进行农作物的嫁接等。
   建立培训基地和实训车间。在农村建立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配备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例如建立烹饪培训基地,为有意愿从事农家乐餐饮服务的农民提供烹饪技能培训,从食材选择、菜品制作到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教学。

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 就业信息服务
   建立农村就业信息平台。整合当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用工信息,通过网络平台、手机APP、乡村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发布。如及时发布周边工厂的招工信息,包括岗位要求、薪资待遇、工作时间等内容,让农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就业信息。
   加强就业信息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根据农民的就业需求和技能水平,对就业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推送。例如针对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电脑操作技能的农民,重点推送电商相关的就业信息;对于年龄较大、技能单一的农民,推送一些劳动强度适中、技术要求较低的岗位信息。
2. 劳动权益保障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农民了解自己的劳动权益,如工资支付、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在农民工集中的乡镇,定期举办劳动权益保障法律知识讲座,解答农民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建立健全劳动监察机制。加强对农村企业、合作社等用人单位的劳动监察,确保农民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如对用工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工作环境安全状况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拖欠工资、劳动安全事故等问题。

四、改善农村创业环境
1. 政策支持
   提供创业补贴和优惠贷款。政府出台政策,对农民在家门口创业给予资金支持。例如,对返乡创业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或农村服务业的农民,给予一定金额的创业补贴,用于购买设备、租赁场地等。同时,提供低息或免息的创业贷款,降低农民创业的资金门槛。
   减免税收和行政性收费。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创业项目,减免相关的税收和行政性收费。如对农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在一定期限内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减轻创业负担。
2.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在农村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农民创业者提供办公场地、水电设施、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时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孵化、资源对接等服务。例如,在创业孵化基地内设置专门的创业导师办公室,为农民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策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指导。
   组织创业交流活动。定期举办创业经验分享会、项目对接会等活动,让农民创业者之间可以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同时促进创业项目与投资机构、市场渠道等的对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19 18:08 , Processed in 0.0969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