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朗普关税加码对强势美元的影响
可能的维持因素
资金回流支撑:特朗普关税加码会使美国进口商品成本增加。一方面,美国国内企业可能会更多地寻求本土生产替代进口,这可能吸引海外投资进入美国,包括跨国企业将生产设施迁回美国等。这种资金回流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会继续支撑美元需求,从而有助于维持强势美元。
贸易收支复杂影响:虽然关税提高会减少进口量,但贸易伙伴可能也会采取报复措施,这会使美国出口面临挑战。不过,在短期内,如果进口减少的幅度大于出口减少的幅度,会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状况。这种贸易收支的改善预期(即使实际情况复杂且可能并非完全如此)也会对美元汇率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强势美元态势难以轻易扭转。
可能的扭转因素
经济结构扭曲:关税加码从长期来看可能扭曲美国的经济结构。美国许多企业依赖进口的中间产品进行生产,关税提高导致进口中间产品成本上升,会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降低企业利润,从而影响外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和美元资产的信心。如果外国投资者开始减少对美元资产的持有,如抛售美国国债等,美元的需求会下降,强势美元可能被扭转。
全球去美元化加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包括关税加码,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加快去美元化进程。例如,更多的国际贸易可能寻求绕开美元进行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随着美元在国际交易中的使用量相对减少,其需求下降,强势美元的根基会受到动摇。
2. 对全球通胀的影响
直接推动美国通胀并外溢
美国国内通胀上升:特朗普关税加码直接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美国消费者购买进口商品(如从中国进口的大量消费品)的成本增加,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成本也上升。这会直接推动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全球通胀传导: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通胀具有很强的外溢性。一方面,美国物价上涨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出口商品价格相对提高,这些国家的出口企业可能会将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的消费者,从而带动全球物价水平上升。另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很多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国的通胀会影响美元的实际购买力,进而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依赖进口大宗商品的国家的生产成本会增加,推动国内物价上涨,加剧全球通胀。
打乱全球产业链引发通胀波动
产业链调整成本:关税加码打乱了全球产业链的正常布局。企业为了规避关税不得不重新调整产业链布局,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成本。例如,企业可能要寻找新的供应商,新供应商可能在成本或者质量上与原供应商存在差异,这可能导致产品价格波动。如果企业将这些成本增加通过产品价格传递出去,就会影响到全球物价水平,造成通胀波动。
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关税加码带来的贸易不确定性增加,使得企业难以进行长期的价格规划。企业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可能会提高产品价格以缓冲潜在的风险,这种预防性的提价行为也会推动全球通胀水平上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