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提升运能以应对返程小高峰的措施:
一、公共交通方面
1. 增加运营车辆数量
公交
公交公司可以临时从其他线路抽调车辆补充到返程高峰需求大的线路上。例如,在城市中一些连接火车站、汽车站和主要居民区的线路,如北京的特8路等,在返程高峰时可从郊区线路调配部分车辆过来,加密运营班次。
启用备用车辆。许多公交公司都有一定数量的备用车辆用于应对特殊情况,如车辆故障、客流量突然增加等。在返程小高峰时,将这些备用车辆投入运营,以增加运能。
地铁
增加列车投放数量。对于地铁网络,运营部门可以缩短列车的发车间隔。像上海地铁1号线,在返程高峰时段将原本5 6分钟的发车间隔缩短至3 4分钟,通过增加列车运行的频次来提升运能。
调用备用列车。地铁公司通常会有备用列车储备,在返程高峰期间,这些备用列车可以投入到客流量大的线路运营中。
2. 优化运营组织
公交
调整公交线路走向。根据返程客流的出行需求和分布情况,临时调整部分公交线路的走向。例如,在一些旅游城市,返程高峰时游客集中从景区返回市区,可将途经景区的公交线路延伸到更多的居民区或者交通枢纽。
设立区间车。针对客流集中的路段,开设区间公交线路。如在城市的大型工业园区附近,返程高峰时员工集中返回市区,可开设从工业园区到市区主要换乘点的区间车,避免全线运行造成的时间浪费,提高运营效率。
地铁
采用大小交路运营模式。在地铁线路较长的情况下,根据客流分布特点,将线路分为大交路和小交路。例如广州地铁3号线,部分列车只运行客流密集的核心区段(小交路),另一部分列车则运行全线(大交路),这样可以提高车辆周转效率,增加重点区域的运能。
调整站点停靠时间。在返程高峰期间,对于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可以适当延长列车停靠时间,确保乘客能够安全、有序地上下车。但需要精确控制,避免影响整体运行效率。
3. 加强人员调配
公交
增加司机配备。通过合理安排司机的工作时间和班次,如采用轮休制度,确保有足够的司机来驾驶增加的运营车辆。公交公司可以提前与司机沟通协调,鼓励司机在返程高峰期间加班,给予相应的加班补贴。
安排站务人员引导。在客流量大的公交站点安排站务人员,负责维持秩序,引导乘客排队上车,提供线路咨询等服务。这有助于提高车辆的周转效率,减少乘客上车时间。
地铁
增派站台工作人员。站台工作人员可以在列车进站时,组织乘客有序排队候车,避免拥挤造成的上下车延误。在换乘站等客流复杂的站点,工作人员还可以为乘客提供准确的换乘信息,提高客流疏散速度。
加强调度指挥人员力量。地铁的调度指挥中心需要更多有经验的人员在返程高峰期间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及时处理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客流拥堵等,确保整个地铁网络的高效运行。
二、航空运输方面
1. 增加航班数量
航空公司可以在返程高峰时段增加热门航线的航班频次。例如,在春节返程高峰期间,从成都、重庆等劳务输出大省到沿海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广州等)的航线,航空公司可以增加每日的航班数量,以满足旅客返程需求。
临时开辟航线。针对返程客流集中但现有航线运力不足的地区,航空公司可以临时开辟一些短途或直飞航线。比如,在旅游旺季结束后的返程高峰,对于一些旅游岛屿与大陆之间的客流,可开辟专门的返程航线。
2. 优化机型调配
根据航线客流量的预测,航空公司可以将小机型更换为大机型执飞返程高峰航班。例如,将通常用于支线航线的ATR 72飞机更换为波音737或空客A320等载客量更大的飞机执飞热门返程航线,从而增加单次航班的运能。
合理安排飞机周转。提高飞机的日利用率,减少飞机在地面的停留时间。在返程高峰期间,通过优化航线衔接、加快飞机维修和清洁等地面服务流程,使飞机能够更快地投入下一次飞行任务。
三、铁路运输方面
1. 加开列车
在返程高峰时期,铁路部门可以根据客流预测情况,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包括动车组列车和普通旅客列车。例如,在春运返程期间,针对务工人员和学生返程客流集中的方向,如从湖南、湖北到广东方向,加开多趟临时列车。
恢复部分图定列车。对于一些在非高峰时期停开或者减少开行的列车,在返程小高峰期间可以恢复运行,以增加铁路运输的整体运能。
2. 优化车厢编组
对于客流量大的线路,将短编组列车改为长编组列车。如将8节车厢的动车组列车重联为16节车厢的长编组列车,这样可以在不增加列车车次的情况下,大幅增加载客量。
调整车厢类型。根据返程客流的特点,适当增加硬座、二等座等经济实惠的车厢比例,满足大多数旅客的需求。
四、综合协调方面
1. 加强部门间合作
交通运输部门、公安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等应加强合作。公安部门负责维持交通枢纽和运输线路周边的治安秩序,保障旅客的人身安全和交通顺畅;城市管理部门协同交通运输部门,做好交通枢纽周边的环境管理和交通疏导工作,如在车站广场设置合理的出租车、公交车停靠点等。
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加强联运协调。例如,铁路、公路和民航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旅客出行信息的互联互通。当铁路运力紧张时,可以引导旅客选择公路或民航出行,同时在交通枢纽设置便捷的换乘通道,方便旅客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转换。
2. 信息引导与服务
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交通信息。利用广播、电视、手机APP、交通诱导屏等媒体及时发布返程高峰期间的交通运力、路况、票务等信息。例如,交通广播实时播报道路拥堵情况和公共交通的运营调整信息,手机APP(如12306、航空公司APP、公交地铁出行APP等)及时推送列车、航班、公交地铁的准点率、余票等信息,引导旅客合理安排出行。
提供出行规划建议。在交通枢纽和线上平台为旅客提供返程出行规划建议,包括最佳出行时间、换乘路线等。如在火车站设置智能咨询终端,为旅客提供从车站到目的地的公交、地铁换乘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