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黄河内蒙古河段进入开河期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昨天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河内蒙古河段进入开河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影响:

一、开河期的时间与过程
1. 时间规律
   黄河内蒙古河段通常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到3月上中旬进入开河期。这一时期,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上游来水的热量传递以及日照增强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封冻的河面开始解冻。
2. 解冻过程
   开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先是沿岸浅滩等部位的冰层开始融化、松动,出现小面积的解冻水域。然后,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和水流动力作用的增强,冰层逐渐破裂,形成大小不等的冰块。在水流的推动下,这些冰块顺流而下,标志着开河期的全面到来。

二、开河期的影响因素
1. 气温因素
   气温是主导因素。内蒙古地区冬季寒冷,河流封冻。当春季气温转暖,特别是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到0℃以上时,河面的热量收支平衡被打破,热量逐渐积累,冰层开始融化。一般来说,气温越高且升温速度越快,开河的进程也就越快。
2. 上游来水
   黄河上游的来水量和来水温度对内蒙古河段的开河也有重要影响。如果上游来水流量较大且水温相对较高,能够带来更多的热量,有助于加速开河进程。反之,如果来水流量小、水温低,开河过程可能会相对缓慢。
3. 河道形态
   内蒙古黄河河道的宽窄、弯曲程度以及坡度等形态特征影响着开河的形式。在河道狭窄、弯曲多的地方,水流不畅,冰块容易堆积,可能形成“武开河”的局面;而在河道宽阔、坡度较缓的河段,开河相对平稳,多为“文开河”。

三、开河期的主要影响
1. 凌汛风险
   在开河期,容易发生凌汛现象。如果开河过程中出现气温骤升或上游来水异常增大等情况,大量冰块快速下泄,就可能导致冰凌卡塞河道。一旦冰凌堵塞河道,水位就会迅速上涨,引发凌汛灾害,威胁沿岸的村庄、城镇、农田以及基础设施的安全。
2. 生态意义
   开河期对黄河内蒙古段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随着冰层融化,河水流动恢复正常,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增加,这有利于水生生物的复苏。一些鱼类等水生生物会随着水温升高和水流的恢复开始繁殖、觅食等活动。同时,开河带来的水量和泥沙的重新运动,也会对河岸湿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湿地植物的生长和候鸟的栖息等提供新的条件。
3. 水资源利用
   开河期的到来意味着黄河内蒙古段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增强。解冻后的河水可以满足沿岸地区的灌溉、工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需求。同时,对于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区域水环境等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1 22:04 , Processed in 0.0606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