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更多产业兼职教师服务产教融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多种实现途径:
一、重要意义
1. 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产业兼职教师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他们熟悉行业的最新技术、工艺和发展趋势。能够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项目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例如,在软件开发专业教学中,来自软件企业的兼职教师可以带来正在企业中研发的项目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到测试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兼职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可以直接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课程。在职业院校的机械加工实训课程中,企业的高级技工作为兼职教师,能够手把手教学生操作数控机床等设备,传授在实际生产中提高加工精度、效率的技巧,弥补学校专任教师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
3. 促进产学研合作
产业兼职教师作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可以促进双方在科研项目、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例如,高校的某材料科学专业聘请企业的研发工程师为兼职教师,该兼职教师可以将企业在材料应用方面遇到的技术难题反馈给学校的科研团队,双方共同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又可以快速转化到企业的生产中。
4.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丰富学校师资的来源类型。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专任教师队伍基础上,引入产业兼职教师,形成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师资结构。对于一些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兼职教师能够带来企业中前沿的技术理念和开发经验,使学校师资队伍紧跟产业发展步伐。
二、推动措施
1.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政策引导: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鼓励企业选派优秀员工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例如,对于积极支持员工到职业院校兼职任教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或荣誉称号等奖励。
教育部门制定兼职教师聘任、管理的规范政策,保障兼职教师的权益,明确其教学任务、任职资格、薪酬待遇等方面的要求。
激励措施:
在学校内部,建立合理的兼职教师薪酬体系,按照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等因素给予相应报酬。对于教学效果优秀的兼职教师,可以给予额外的奖金或表彰,提高其教学积极性。
为兼职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如开展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设立兼职教师晋升通道(如兼职骨干教师、兼职专业带头人等),增强他们对兼职教学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建立有效的选拔与管理机制
选拔标准:
从企业中选拔具有丰富行业经验、较高技术水平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例如,要求兼职教师具有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并且通过学校组织的教学能力测试,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的考核。
管理模式:
学校建立兼职教师管理数据库,对兼职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任务、教学评价等进行全面管理。定期组织兼职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对兼职教师进行动态调整,对于教学质量不达标或不能履行教学任务的兼职教师及时解聘。
3. 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
校企对接平台:
建立校企合作联络办公室或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学校的兼职教师需求信息和企业的人才资源信息,促进双方的供需对接。例如,每年举办校企合作洽谈会,学校提出对兼职教师的专业、数量、任职要求等,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推荐合适人选。
教师交流网络:
构建产业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交流网络,开展教学交流、课程开发合作等活动。例如,组织“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开展课程设计、教材编写等工作,在合作过程中相互学习、优势互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