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又“翻车”了?要记住这些教训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3 09: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又“翻车”了?网红直播卖货,这些教训必须牢记!直播带货,正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它曾被视为商业的新蓝海,众多商家、网红纷纷投身其中,期待能在这片领域中分得一杯羹。但如今,却频频陷入“翻车”的泥沼。从知名主播辛巴的“燕窝造假”事件,到“驴嫂平荣”因偷税漏税被重罚,再到近期某网红直播间售卖的商品被曝质量严重不符……直播带货的负面新闻不断冲击着大众的视野。在这些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行业乱象?消费者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商家和主播们又该从这些“翻车”案例中吸取哪些教训呢?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繁荣”背后:直播带货的“翻车”乱象直播带货行业,近年来呈现出一种近乎疯狂的“繁荣”景象。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到4.9万亿元,同比增长22.6%。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5.6万亿元,增长率为14.3%。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吸引了无数商家和网红的目光。但在这看似繁荣的背后,“翻车”事件却如影随形。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一批网络直播销售违法典型案例。在这些案例中,有的主播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的服饰,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有的则是利用虚假宣传,夸大商品功效,误导消费者购买。例如,某主播在直播间声称其售卖的某款保健品,具有治愈多种疑难杂症的神奇功效,但实际上该保健品只是普通的食品,根本不具备任何治疗作用。除了商品质量和虚假宣传问题,直播带货行业还存在着数据造假、偷税漏税等乱象。一些主播为了营造自己直播间人气火爆的假象,不惜通过刷粉丝、刷点赞、刷评论等手段来伪造数据。而在税收方面,像“驴嫂平荣”这样的头部主播,都因偷税漏税被税务部门依法查处,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金额高达数千万元。这些“翻车”乱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整个直播带货行业的信誉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时,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对主播和商品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而对于那些诚信经营的商家和主播来说,也因为这些乱象,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 谁在“买单”:消费者与行业的双重代价在直播带货“翻车”事件中,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便是消费者。消费者出于对主播的信任,在直播间下单购买商品,却常常收到与宣传不符的产品。有的消费者购买的衣服,到手后发现材质粗糙、做工劣质,与直播间展示的完全不是同一回事;有的购买的电子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无法正常使用。当消费者想要维权时,又往往面临着重重困难。一些主播和商家相互推诿责任,消费者难以找到有效的投诉渠道,即使向平台投诉,也可能因为证据不足等原因,无法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以“辛巴燕窝造假”事件为例,众多消费者购买了辛巴团队推荐的燕窝产品,事后却发现该燕窝实际上是糖水。虽然辛巴团队在事件曝光后,采取了退款等措施,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直播带货这种购物方式产生了恐惧和不信任。除了消费者,直播带货行业自身也为这些“翻车”事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行业的信誉受损,导致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热情逐渐冷却,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一些原本计划进入直播带货领域的商家,看到行业内乱象丛生,也开始犹豫不决,甚至放弃了这一商业机会。而对于那些已经在行业内的商家和主播来说,为了恢复消费者的信任,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整顿自身,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这无疑增加了他们的运营成本。直播带货行业的“翻车”乱象,就像是一颗毒瘤,正在侵蚀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消费者和行业则成为了这一乱象的直接“买单者”。## 为何“翻车”:多维度的深度剖析直播带货频繁“翻车”,背后的原因是多维度的。从商家角度来看,部分商家唯利是图,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降低产品质量标准。在选择供应商时,只看重价格,而忽视了产品的品质。一些服装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选用劣质的面料制作服装,在直播间展示时,通过灯光、滤镜等手段掩盖服装的质量问题,一旦消费者购买到手,就会发现各种瑕疵。还有些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故意夸大商品的功效和特点,进行虚假宣传。某食品商家在宣传其产品时,声称该食品具有减肥、美容等多种功效,但实际上这些功效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主播方面同样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一些主播缺乏专业素养,对所售卖的商品了解不足。在直播过程中,无法准确地向消费者介绍商品的性能、使用方法等关键信息,甚至会出现错误的讲解。有的主播在售卖电子产品时,对产品的参数一知半解,无法回答消费者关于产品性能的疑问。另一方面,部分主播过于追求利益,在选择合作商家和商品时,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把关。只要商家给出的合作费用足够高,就毫不犹豫地为其产品进行宣传推广,全然不顾产品质量是否过关,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直播带货行业的监管机制也存在漏洞。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来规范直播带货行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一些平台为了自身的利益,对入驻的商家和主播审核不够严格,对于直播间内的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行为,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的监管和处理。一些直播平台对商家的资质审核仅仅停留在表面,只要商家提供相关的营业执照等基本资料,就允许其入驻平台进行直播带货,而对于商家的实际经营状况、产品质量等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审查。商家的逐利心理、主播的专业缺失以及监管的不到位,共同导致了直播带货行业“翻车”事件的频繁发生。## 如何“刹车”:构建行业新秩序面对直播带货行业的种种“翻车”乱象,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行业新秩序迫在眉睫。对于商家而言,必须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将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线。在选择供应商时,要进行严格的考察,确保所采购的商品符合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对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进行细致的检测,杜绝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要做到诚信经营,不进行虚假宣传,如实向消费者介绍商品的各项信息。商家可以加强与专业的质量检测机构合作,定期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在产品宣传方面,可以通过制作详细的产品说明书、拍摄真实的产品使用视频等方式,让消费者全面了解产品的特点和性能。主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上岗前,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产品知识、销售技巧、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在直播过程中,要对所售卖的商品进行充分的了解,能够准确、详细地向消费者介绍商品的信息。建立严格的选品标准,对合作商家和商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筛选。在选择商品时,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选择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产品。主播可以成立专门的选品团队,对市场上的各类商品进行调研和评估,挑选出优质的商品推荐给消费者。同时,主播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被利益所诱惑,坚守诚信原则。平台应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入驻商家和主播的审核力度,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对商家的资质、产品质量、信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查,对主播的专业素养、道德品质等进行评估。在直播过程中,利用技术手段对直播间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平台可以开发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对直播间的语音、画面等进行分析,及时发现主播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同时,平台要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消费者的投诉,要及时进行受理和处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直播带货行业的各项规范和标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商家、主播和平台的违法成本。加强对直播带货行业的日常监管,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行业内的乱象进行集中治理。监管部门可以与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获取平台上的商家和主播的相关信息,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同时,监管部门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辨别能力,让消费者能够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只有商家、主播、平台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为直播带货行业“刹车”,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行业新秩序,让直播带货回归到它原本促进消费、服务消费者的本质。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7 05:05 , Processed in 0.0825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