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农业农村部: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法添加行为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法添加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保障食品安全
1. 消费者健康角度
   “瘦肉精”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物质。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类产品,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出现心悸、肌肉震颤、头晕、乏力等中毒症状。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敏感人群的危害更为明显。通过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法添加行为,可以有效防止这些有害食品进入市场,保障消费者的餐桌安全,让人们能够放心购买和食用肉类产品。
2. 维护市场秩序角度
   保障肉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是维护食品市场正常秩序的关键。如果“瘦肉精”等违法添加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诚实守法的养殖户和企业的利益会受到损害,而使用非法添加物的不良从业者却可能因成本降低(如“瘦肉精”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饲养成本)而获得不正当竞争优势。打击这种违法行为有助于建立公平、公正、有序的肉类市场环境,促进肉类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1. 产业可持续性角度
   从长远来看,依赖“瘦肉精”等违法添加物的养殖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提高出栏率或改善肉品外观等,但这种做法破坏了生态平衡和动物的正常生长规律。例如,“瘦肉精”会对动物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造成损害,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繁殖能力。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法添加行为,有助于引导畜牧业朝着科学、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保障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 提升产业形象角度
   中国的畜牧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建立良好的产业形象。国际上对于食品安全标准要求非常严格,“瘦肉精”等问题一旦被曝光,将会对我国的肉类产品出口造成严重打击。通过打击“瘦肉精”等违法添加行为,可以提高我国肉类产品的质量和声誉,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畜牧业的国际化发展。

三、监管与执法措施
1. 加强监测排查
   农业农村部会加大对养殖、屠宰等环节的“瘦肉精”监测力度。例如,在养殖环节,增加对养殖场(户)的抽检频次和范围,不仅要对即将出栏的育肥猪进行检测,还要对种猪、仔猪等进行不定期抽检;在屠宰环节,严格按照规定对入场生猪进行“瘦肉精”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生猪严禁进入屠宰加工环节。同时,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快速检测试剂盒、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等,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2. 强化执法联动
   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执法机制。农业农村部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行动,形成监管合力。一旦发现“瘦肉精”等违法添加行为,农业农村部负责追溯源头,查处养殖环节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市场销售肉类产品的监管,及时下架和处理不合格产品;公安部门对涉嫌犯罪的行为进行立案侦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这种跨部门的联动执法能够有效提高执法效率,增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3. 鼓励社会监督
   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养殖户、屠宰企业员工、消费者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对于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保护举报人的隐私。同时,利用互联网、媒体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瘦肉精”的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防范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瘦肉精”等违法添加行为的良好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4 11:14 , Processed in 0.0762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