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涉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第一批)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5-14 18: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公布了第一批涉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旨在打击针对老年群体的欺诈营销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以下是典型案例的要点梳理及警示:



典型案例类型及特征
虚构“高科技”“专利”概念  
   案例:某公司宣称其保健品采用“纳米技术”“量子疗法”,能“根治”高血压、糖尿病,实际为普通食品。  
   手段:利用老年人对科技概念的信任,伪造专利证书或专家背书。

虚假“疗效”宣传  
   案例:某门店通过讲座夸大保健品的治疗功能,声称“替代药物”,诱导老年人高价购买。  
   手段:通过“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形式捏造疾病隐患,制造恐慌。

伪造“权威机构”认证  
   案例:某产品包装印有“国际认证”“医学会推荐”等虚假标识,实际无相关资质。  
   手段:假冒政府或学术机构名义增加可信度。

免费礼品诱导消费  
   案例:以赠送鸡蛋、米面等吸引老年人参加会销,逐步套取个人信息并推销高价产品。  
   手段:利用“亲情牌”和从众心理实施洗脑式营销。



监管措施与提醒
处罚依据:涉事企业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被处以罚款、吊销执照等处罚。  
消费者警示:  
  - 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宣称“疗效”均属违规。  
  - 认准“蓝帽子”标志(国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  
  - 警惕“免费活动”“专家义诊”等营销套路。  

维权渠道:发现虚假宣传可拨打 12315 投诉,或通过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官网举报。



社会共治建议
子女参与:多向老年人普及防骗知识,关注其消费动态。  
社区宣传:联合基层组织开展保健品常识科普活动。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老年消费市场整治。公众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信息,共同维护健康市场环境。  

(注:具体案例细节请参考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官方发布。)
回复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26 01:37 , Processed in 0.0534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