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夯实“工业之母” 守护国计民生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5-14 19: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夯实“工业之母” 守护国计民生  
——筑牢制造业根基的战略意义与路径探索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被誉为“工业之母”,是强国之基、富民之本。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革命交织叠加,夯实制造业根基不仅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保障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  

制造业为何是“工业之母”?  
经济压舱石: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28%,带动超1亿人就业,是稳增长、保就业的核心领域。  
创新主战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均以制造业为载体,华为5G、高铁技术等突破均源于制造能力支撑。  
安全生命线:从芯片到粮机,从能源装备到医药生产,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直接关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挑战与隐忧:制造业根基待强化  
“大而不强”痛点:关键材料、高端数控机床等仍依赖进口,2022年芯片进口额超4000亿美元。  
要素成本攀升:土地、劳动力等传统优势减弱,东南亚制造业分流中低端订单。  
转型阵痛:中小企业数字化率不足50%,绿色化转型面临技术资金双约束。  

夯实根基的实践路径  
创新攻坚“卡脖子”领域  
   - 实施“揭榜挂帅”机制,集中突破光刻机、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技术。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如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数智赋能传统产业  
   - 推广“灯塔工厂”经验,支持企业“智改数转”(如海尔青岛工厂通过AI质检效率提升30%)。  
   -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集群协同(浙江“产业大脑”已覆盖15个重点行业)。  

培育生态化竞争优势  
   - 打造“链长制”+“专精特新”企业矩阵(工信部已培育超2万家小巨人企业)。  
   -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再制造产业(三一重工工程机械再制造率达90%以上)。  

强化人才支撑  
   - 推动“新工科”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工匠(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  
   - 实施“制造业人才白名单”,完善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民生视角下的制造业升级  
价稳质优:家电、汽车等消费品产能提升带动价格普惠(我国空调产量占全球80%以上)。  
健康保障:国产CT机、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打破垄断,降低基层医疗成本。  
绿色转型:光伏、风电装备规模化推动清洁能源平价化(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较2010年下降90%)。  

结语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夯实制造业根基既是经济命题,更是生存考题。唯有坚持创新驱动、数实融合、开放协作,才能让“工业之母”持续滋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14亿人的美好生活筑牢基石。正如任正非所言:“没有坚实的制造业,互联网也是空中楼阁。”这场关乎国运的坚守与突破,需要政府、企业与社会力量的共同奔赴。
回复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26 02:07 , Processed in 0.15118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