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广西钦州市犀丽湾入选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优秀案例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5 09: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钦州市犀丽湾近日入选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优秀案例,成为全球14个优秀案例中唯一的海岸线生态修复样本,向世界展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的中国智慧。以下是该案例的核心亮点: 一、从生态危机到国际标杆:犀丽湾的蜕变之路犀丽湾位于钦州犀牛脚镇,拥有北部湾珍贵的2.8公里连片砂质岸线,曾因风暴潮侵蚀、人为活动导致沙滩萎缩(年侵蚀率达3米)、植被覆盖率不足20%,威胁沿岸居民安全与旅游业发展。2022年起,钦州依托中央财政(获3亿元奖补)并引入社会资本,实施“生态修复+文旅融合”工程:生态修复:建设200米抛石沙坝,回填沙49.3万立方米,整治滩面82.72公顷,构建“沙滩-护坡-防护林”三级防护体系,沙滩波高衰减率提升至63.38%,绿化覆盖率超80%,形成兼具防风固沙与景观功能的沙滩森林公园。产业融合:修复后吸引年均超百万人次游客,带动2000多名村民就业(含100多个景区直接岗位),发展滨海民宿、沙滩运动、赶海体验等产业,2025年元旦假期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8%,获评“广西文化旅游打卡点”,生态“颜值”转化为绿色“产值”。 二、创新模式: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向奔赴”犀丽湾案例的核心价值在于“修复-惠民-发展”闭环:1. 防灾减灾:岸线防护能力提升,沿岸村落潮灾风险降低,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2. 民生增收:本地村民转型旅游服务,人均收入显著提高,2023年景区周边民宿、餐饮等业态收入增长超50%。3. 可持续发展:集约利用疏浚砂石(节约成本近4000万元),兼顾生态修复与资源循环,探索“碧海银沙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三、国际意义:为全球海岸带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犀丽湾的成功被联合国海洋大会誉为“海岸带生态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其经验具有三大借鉴价值:系统修复:打破“头痛医头”思维,统筹沙滩、植被、海堤等要素,提升生态系统整体性。多方参与:政府主导(中央+地方财政)、社会资本介入、社区居民受益,形成保护合力。融合发展:将生态修复与文旅、乡村振兴结合,避免“为保护而保护”,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四、广西海洋治理的“全域图景”犀丽湾并非孤例。近年来,广西累计投入近40亿元,修复岸线195公里、滨海湿地3301公顷,打造北海冯家江(十大中国生态修复案例)、防城港红沙环(全球八大海岸带减灾案例)等标杆。犀丽湾的入选,标志着中国在“人海和谐”海湾治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升,为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低成本、可复制的海岸带治理模板。从“生态脆弱区”到“全球样板”,犀丽湾的故事印证:守护海洋生态,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撬动绿色发展的关键支点。这一“向海而兴”的中国实践,正在为蓝色星球的可持续未来贡献东方智慧。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5 13:01 , Processed in 0.05924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