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个内陆水域鱼类智能化监测系统于近日在骆马湖正式启用。以下是关于该系统的详细介绍:背景:骆马湖是江苏境内第四大淡水湖,物种资源丰富,设有两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多年来,内陆水域鱼类资源监测以传统方式为主,存在实时性、数据代表性较低,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够等问题。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封湖禁渔等政策的实施,为更精准监测鱼类种群动态,江苏省骆马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成功研发了该智能化监测系统。组成及原理:该系统由水下的水质监控探头、鱼类监控探头、声呐探测仪和水上 AI 智能化分析数据传输器、太阳能储电设备等共同组成。通过水下摄像头可精准捕捉湖中鱼类活动轨迹,自动采集视频图像、水质数据等信息。借助 Wi - Fi、GPRS、无线网桥、5G 等无线通信传输方式,实时将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与云服务器,并对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和决策。功能及意义:该系统可以24小时不间断地将鱼类的活动和湖水的变化以数据的形式实时传递,实现了对湖泊鱼类种类、生长指标以及资源量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解决了受网具、恶劣天气等方面的限制,能够实现对鱼类等水生生物自动、实时、连续性监测,对于传统的鱼类资源监测是更加完整的补充,标志着江苏鱼类资源监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实现新跨越,让渔业管理更加科学、智能、高效。建设计划:目前,内陆水域鱼类智能化监测系统已完成一期项目建设。项目组还将继续推进二、三期项目建设,通过增加水声学声呐探测、鱼类多模态监测数据 AI 智能化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系统的监测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