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界坚决反对美对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是完全合理且正当的:
一、对企业经营的严重冲击
1. 成本增加
加征关税直接导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成本上升。对于众多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来说,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物流运输等环节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成本结构。
例如,中国的家具制造企业,许多依赖美国的市场份额。加征关税后,原本在美国市场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家具变得昂贵。企业要么自己承担关税成本,压缩利润空间,要么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而这又会导致产品销量下降。
2. 订单减少
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使得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减弱。许多美国进口商鉴于成本上升,会减少从中国的采购订单。
以中国的纺织服装企业为例,这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优势产业。加征关税后,美国的服装零售商可能会转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寻找替代供应商,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接到的订单数量大幅减少,企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导致企业员工的工作时长减少甚至裁员。
二、对中美产业链和全球供应链的破坏
1. 产业链断裂风险
中美之间在许多行业存在着深度交织的产业链关系。美国加征关税破坏了这种产业链的完整性。
在电子信息产业,如智能手机生产,中国企业可能负责部分零部件的生产以及最终的组装工作,美国企业则在芯片设计、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加征关税会使中国企业从美国进口关键零部件的成本增加,影响产品的组装和生产进程;同时,中国组装的智能手机出口到美国也面临关税壁垒,这会导致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困难,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产业链的断裂。
2. 全球供应链紊乱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处于全球供应链的关键环节。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会引发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中国出口的中间产品,如机械零部件、化工原料等,许多是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生产所需。加征关税后,这些中间产品在美国市场受阻,会影响到使用这些中间产品进行进一步生产加工的其他国家企业的正常运营,进而打乱全球供应链的节奏,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违背国际贸易规则和中美双方利益
1. 国际贸易规则
美国加征关税这种单边主义行为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原则,如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关税减让原则等。
中国工商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进行对外贸易,美国的关税举措破坏了公平、公正、透明的国际贸易秩序,损害了包括中国工商界在内的全球贸易参与者的权益。
2. 中美双方利益
中美两国在经济上存在很强的互补性。长期以来,中美贸易对双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等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美国加征关税不仅损害中国工商界利益,也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美国消费者不得不面对更高价格的商品,美国的进口商、零售商等相关企业也面临成本上升和市场供应受限的问题,不利于中美两国经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