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新春主题

走出校园打通法律援助的“最后一公里”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出校园,打通法律援助的“最后一公里”

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但现实中,许多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依然面临着“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走出校园,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为打通法律援助的“最后一公里”贡献力量。

一、 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

1. 开展调研,摸清实情:  组织学生团队深入社区、乡村,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困难和期待,为后续工作提供依据。
2. 建立联系,搭建桥梁:  与当地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社区居委会等建立联系,搭建起学生与基层法律援助机构之间的桥梁,方便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
3. 关注重点,精准服务:  重点关注农民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针对他们的实际需求,提供精准的法律援助服务。

二、 创新形式,提升服务实效

1. 线上线下结合,扩大覆盖面: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线上法律咨询、普法课堂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
2. 通俗易懂,增强可接受性: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案例,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3. 志愿服务,传递温暖:  组织学生志愿者定期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等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法治温暖。

三、 学以致用,提升自身能力

1. 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专业知识:  将课堂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锻炼沟通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与不同群体沟通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提升法律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3. 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法治信仰:  通过参与法律援助,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对法治的坚定信仰。

四、 多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1. 校地合作,共建平台:  高校与地方政府、司法机关合作,共建法律援助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基层输送法律人才。
2. 社会参与,汇聚力量:  鼓励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3. 政策支持,提供保障:  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

走出校园,打通法律援助的“最后一公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青春和热情,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新春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5 06:55 , Processed in 0.1063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