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及证监会发布新政的相关情况:
一、金融“五篇大文章”背景与内涵
1. 背景
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转型,需要金融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为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增强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一整体布局。
2. 内涵
科技金融:强调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需要金融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科技信贷、资本市场的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板块对科技企业的支持,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绿色金融: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推动绿色产业的投资和发展,如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节能环保产业等。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资本市场通过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建立绿色股票指数等方式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领域。
普惠金融:致力于让金融服务惠及更广泛的群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农民、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如发展小额信贷、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证券市场推动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等,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养老金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涉及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等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资本市场通过开发养老金融产品,如养老目标基金等,为养老资金提供保值增值的投资渠道。
数字金融: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如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对金融进行创新。包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如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创新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利用大数据进行信用评估;开展金融监管科技,提升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等。
二、证监会发布的相关新政
# (一)支持科技金融方面
1. 优化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服务路径
进一步完善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简化科技企业的上市审核流程,降低盈利要求等门槛,重点关注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创新能力、成长潜力等核心指标,让更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支持。
鼓励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如建立合格投资者与科技初创企业的股权交易平台,为早期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资本退出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
2. 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
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面,放宽对科技企业的限制。允许科技企业采用更加灵活的股权激励方式,如扩大股权激励的对象范围、提高股权激励的比例上限等,激励科技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
# (二)支持绿色金融方面
1. 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
推出绿色股票指数并鼓励开发相关的指数基金产品。通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吸引投资者关注绿色企业,为绿色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融资空间。例如,中证指数公司推出的中证环保产业指数等,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绿色投资的标的。
加强对绿色企业上市的支持。对从事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的企业,在上市审核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优先审核、简化环保核查等手续,推动绿色企业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2. 规范绿色金融信息披露
要求上市公司加强绿色相关信息的披露。包括企业的环境影响、碳减排目标与进展、绿色项目投资情况等,提高市场透明度,便于投资者识别绿色企业并进行绿色投资决策。
# (三)支持普惠金融方面
1. 助力中小企业融资
推动新三板改革深化。完善新三板分层管理制度,提升创新层、精选层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通过建立小额、快速、灵活的融资制度,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例如,优化定向发行制度,降低发行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加强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指导与协同。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与沪深交易所、新三板的互联互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整体,为更多本地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股权托管、规范培育等服务。
2. 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鼓励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小微企业、农村居民等群体的普惠金融产品。如证券公司推出小额化、低门槛的资产管理产品,基金公司开发农村主题基金等,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
# (四)支持养老金融方面
1.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推动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鼓励基金公司开发更多不同类型(如目标日期型、目标风险型)的养老目标基金,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长期稳健投资、风险控制,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引导投资者参与。
探索养老保险产品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机制。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发与资本市场挂钩的养老保险产品,将保险资金的长期稳定优势与资本市场的资产增值潜力相结合,为养老资金提供更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2. 优化养老金融市场环境
加强对养老金融产品的监管。确保养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防范以养老名义进行的金融诈骗等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养老资金安全。
# (五)支持数字金融方面
1. 推动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
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数字化创新。如证券公司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客户精准营销、投资咨询服务,期货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仓单管理等创新业务。鼓励金融科技企业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提升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水平。包括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升级,采用更先进的算法交易、智能监控等技术,提高交易效率和监管效能;登记结算机构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证券登记、结算流程,降低操作风险。
2. 加强数字金融监管
建立健全数字金融监管规则体系。针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新风险,如算法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制定相应的监管规范,明确监管主体、监管标准和监管方式,确保数字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这些新政有助于资本市场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需求并提升金融体系的整体效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