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以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提升消费能力
1. 增加居民收入
稳定就业与提高工资性收入
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如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从而鼓励企业扩大招聘规模。
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效益合理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特别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增速,缩小收入差距。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居民理财意识和能力。例如,开展面向大众的金融投资培训课程,让居民了解股票、基金、债券等投资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特点。
完善资本市场,增加居民投资渠道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同时,鼓励金融创新,推出适合不同风险偏好居民的投资产品。
增加转移性收入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高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转移性支付水平。随着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的增加,适时调整养老金待遇,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
建立健全针对困难群体的专项救助制度,如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间接提高其消费能力。
2. 减轻居民负担
税收优惠政策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或扩大低税率区间,直接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例如,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一定水平,使更多中低收入群体受益。
对特定消费领域实施税收减免,如购买首套住房、节能环保型汽车等给予契税、购置税等方面的优惠,降低居民消费成本。
降低生活成本
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控制租金上涨幅度。通过出台租金指导价、规范租赁中介服务等措施,减轻租房者的经济压力。
稳定物价水平,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储备制度、加强市场价格监测与调控等方式,防止物价大幅波动。
二、提升消费意愿
1. 改善消费环境
加强市场监管
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例如,在食品、药品等领域,通过二维码等技术手段,实现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全程追溯,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的治理。建立消费者投诉举报快速处理机制,提高消费者维权效率。
优化消费设施
加快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络覆盖、充电桩布局等。在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合理规划建设充电桩网络,满足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促进电动汽车消费。
提升传统消费场所的环境和服务品质,如对老旧商场、商业街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改善购物环境。
2. 增强消费信心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让居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没有后顾之忧。例如,将更多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体系,适当提高医保报销比例。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增强居民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从而提高消费意愿。
稳定消费预期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经济大幅波动。政府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确保就业稳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稳定。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让消费者了解政府促进消费的政策意图和措施,引导居民合理预期未来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
三、提升消费层级
1. 推动消费升级
培育新兴消费热点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消费,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例如,开发民俗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新业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鼓励健康养老消费,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包括健康管理、康复护理、老年娱乐等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产品。
促进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智能消费产品的普及,通过消费补贴、示范应用等方式,引导居民消费升级。
提升消费品质
支持企业开展品质提升行动,加强品牌建设。政府可以通过质量奖励、品牌培育专项资金等方式,鼓励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知名品牌。
引导消费者树立品质消费观念,通过宣传推广优质产品和服务,举办消费品质节等活动,让消费者认识到高品质消费的价值。
2. 拓展消费市场
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电商服务网络,提高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效率。例如,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快递资源,降低物流成本。
推动农村消费升级,开展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特点的促销活动,如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引导农村居民增加对大件商品的消费。
开拓国际消费市场
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政府通过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提供通关、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加强国际消费交流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消费资源,如国际品牌、高端服务等,同时推动国内特色消费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