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案例入选全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一、体现广州治理成果
1. 水环境改善显著
在河湖长制的推行下,广州的河湖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例如,曾经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涌,通过截污、清淤、补水等一系列措施,水质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甚至更好。东濠涌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经过整治后,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广州在治水方面取得成果的直观体现。
2. 水生态系统修复
广州注重水生态系统的整体修复。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构建湿地等方式,恢复了河湖水生态的多样性。海珠湿地的建设与保护就是很好的范例。在河湖长制的推动下,海珠湿地不断扩大保护范围,湿地内的鱼类、鸟类等生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提升了整个区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二、对全国的示范作用
1. 治理模式借鉴
广州在推行河湖长制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治理模式。如建立了“市 区 街(镇) 村(居)”四级河长体系,明确各级河长的职责,形成了高效的管理网络。这种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的模式对于其他城市,尤其是在协调不同行政层级在河湖治理中的关系方面,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 公众参与推广
广州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河湖治理。通过开展“民间河长”“河涌保护志愿者”等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参与到河湖保护中来。这种公众参与模式可以在全国推广,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治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三、政策与管理经验
1. 政策创新示范
广州在河湖长制实施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性政策。例如,在河涌治理资金筹集方面,通过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治水资金不足的问题。这种政策创新模式为其他地区在水环境治理资金保障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2. 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河湖长制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河湖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同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对各级河长的工作绩效进行量化考核,确保河湖治理工作的持续推进。这种长效管理机制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维持河湖治理成果、实现河湖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