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以下是关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答记者问可能涵盖的一些重要方面:

一、制定背景和目的
1. 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在当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等活动日益频繁。大量的互联网服务、数字产品不断涌现,涉及到个人信息处理的场景越来越复杂。为了适应这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保障个人信息权益,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机制。
2. 法律法规的配套落实
   《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已经确立了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框架。《管理办法》是对这些法律法规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通过明确合规审计的具体要求,有助于推动个人信息处理者更好地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定要求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规范。

二、适用范围和对象
1. 广泛覆盖各类主体
   明确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开展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的各类组织和机构。这包括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各类涉及个人信息处理的主体。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只要处理个人信息,都要在合规审计的框架下开展活动。
2. 重点关注特定行业
   对于一些处理大量敏感个人信息(如金融交易信息、医疗健康数据、儿童个人信息等)或者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平台企业等特定主体,可能会有更为严格的审计要求。这是因为这些主体处理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被不当使用,可能会对个人权益、社会稳定等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

三、审计内容要点
1. 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性
   审计将检查个人信息处理者是否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例如,查看其收集个人信息是否有明确、合法的目的,是否在取得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收集,以及同意的获取方式是否符合规定(如是否采用清晰、明确的告知方式,是否存在强迫、误导用户同意等情况)。
2. 数据安全保障措施
   审查个人信息处理者是否采取了足够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数据的加密存储、访问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等。例如,检查企业是否对存储用户密码等敏感信息进行了加密处理,是否建立了严格的内部人员访问权限管理体系,防止内部人员非法获取和滥用个人信息。
3. 个人信息跨境传输合规性
   针对有跨境传输个人信息需求的企业,审计会关注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是否进行了安全评估,是否按照规定与境外接收方签订了合同等,确保在跨境传输过程中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权益保护。

四、审计方式和流程
1.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
   鼓励个人信息处理者建立内部审计机制,通过内部的审计团队或者部门定期对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自查自纠。同时,也规定了在必要情况下,如监管部门要求或者处理者自身无法有效开展内部审计时,需要委托专业的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
2. 审计流程的规范性
   详细规定了审计的启动、实施、报告等流程。例如,在审计启动阶段,明确了审计依据(如法律法规要求、监管部门指令等);在实施阶段,规定了审计人员的资质要求、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等;在报告阶段,要求审计结果要形成书面报告,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建议等。

五、对企业和社会的影响
1. 对企业的影响
   短期来看,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来建立和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制度,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如培训员工、购买审计工具等。但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企业降低因个人信息违规处理而面临的法律风险,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用户信任度,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 对社会的影响
   从社会层面,这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更加注重个人信息保护的良好氛围。通过加强合规审计,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水平,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促进数字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2 23:21 , Processed in 0.0760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