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用“暖”措施应对寒潮,确保农牧业安全生产的常见做法:
一、农业方面
1. 作物保护
覆盖保温
对于露天种植的蔬菜、花卉等较为脆弱的作物,采用塑料薄膜、无纺布或稻草等覆盖物进行覆盖。例如,在冬季寒潮来临前,用塑料薄膜覆盖蔬菜畦面,可以有效地阻挡冷空气直接接触作物,减少热量的散失,就像给作物穿上了一层“保暖衣”。
对于一些多年生的果树,如柑橘树,可采用树干涂白和树盘覆盖相结合的方式。树干涂白不仅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还可以防止病虫害。树盘覆盖稻草或杂草等,能够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发,提高地温,保护果树根系。
灌溉增温
在寒潮来临前适当灌溉,水的比热容较大,灌溉后土壤中的水分可以储存较多的热量。例如,在麦田中进行冬灌,能提高土壤的导热率,使土壤深层的热量向上传导,从而提高近地表的温度,减轻寒潮对小麦的冻害。
2. 设施农业
加固与检修
对温室大棚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加固。检查棚架结构是否牢固,对于老旧的、损坏的部件及时更换。例如,加固大棚的骨架,增加支撑柱,防止在寒潮大风天气中大棚被吹垮。
检修温室的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是否有破损,密封是否良好。对破损处进行修补,确保温室的密封性,减少热量的散失。
温度调控
在寒潮期间,增加温室的保温措施。可以在温室内部增设保温幕,采用多层覆盖的方式,如在塑料薄膜下再悬挂一层无纺布或遮阳网,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
利用加热设备调节温室内的温度。如采用热风机、暖炉等设备,根据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要求,合理调节温室内的温度。同时,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温室内湿度过高引发病虫害。
3. 农业生产管理调整
调整种植结构和播种期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寒潮发生规律,合理调整种植结构。选择一些耐寒性强的作物品种进行种植,如在寒冷地区多种植冬小麦、甘蓝等耐寒作物。
对于一些生育期较长的作物,调整播种期,使作物的生长关键期避开寒潮的影响。例如,适当提前播种一些春播作物,让作物在寒潮来临前有更强的抗寒能力。
施肥管理
在寒潮来临前,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和保温性能;磷钾肥能增强作物的抗寒性。例如,在蔬菜地中增施腐熟的农家肥和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可以提高蔬菜的抗冻能力。
二、牧业方面
1. 家畜保暖
畜舍建设与改造
对于养殖家畜的畜舍,加强其保暖性能的建设和改造。如在北方寒冷地区,畜舍墙体采用加厚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等,屋顶增加保温层,减少热量的散失。
完善畜舍的门窗结构,安装双层门窗或防风帘,防止冷空气直接进入畜舍。同时,确保畜舍的通风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在保暖的同时保证空气质量。
垫料与取暖设备
在畜舍内铺设足够厚度的垫料,如干草、木屑等。垫料不仅可以起到保温作用,还能吸收家畜的排泄物,保持畜舍的干燥卫生。例如,在奶牛舍内铺设厚达10 15厘米的干草垫料,可以让奶牛在寒冷的天气里感到温暖舒适。
根据畜舍的规模和养殖的家畜种类,合理配置取暖设备。对于小型畜舍,可以使用电暖器、红外线灯等设备;对于大型养殖场,可采用集中供暖系统,如暖风机组、水暖管道等,为家畜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2. 饲料保障
调整饲料配方
在寒潮期间,调整家畜的饲料配方,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例如,在羊的饲料中增加玉米、油脂等能量饲料的含量,提高羊的能量摄入,从而增强其抵御寒冷的能力。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硒等,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家畜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饲料储备
在寒潮来临前,确保养殖场有足够的饲料储备。根据家畜的存栏数量和预计寒潮持续的时间,提前采购和储存饲料。对于一些易受冻害的饲料,如青贮饲料,要做好保暖防护措施,防止饲料结冰变质。
3. 疫病防控
加强免疫
在寒潮前后,加强家畜的免疫工作。由于寒冷天气下家畜的免疫力可能下降,及时对家畜进行疫苗接种,预防各类疫病的发生。例如,对猪进行口蹄疫、猪瘟等疫苗的接种,对牛进行布氏杆菌病、牛瘟等疫苗的接种。
卫生管理
加强畜舍的卫生管理,增加清扫次数,及时清除家畜的粪便和杂物。定期对畜舍进行消毒,可采用过氧乙酸、氢氧化钠等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