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部门近年来对高中特长生招生进行了严格规范,明确禁止以特长生名义变相“掐尖”选拔生源。以下是相关政策要点及解读:
政策核心要求
明确招生范围
特长招生仅限体育、艺术、科技等特定类别,不得扩大范围。
招生计划需报市级教委备案,比例严格控制(一般不超过校招生总数的5%)。
禁止文化成绩挂钩
专业测试合格后,仅可降分录取(通常不超本校普通班录取线20分),不得以竞赛成绩、考试排名等作为录取依据。
规范测试流程
测试由区级教委统一组织,专家库随机抽选评委,全程录像,公示成绩。
严防"掐尖"的具体措施
取消跨区特招:原则上仅限本区招生,避免名校跨区争夺优质生源。
证书认定限制:仅认可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赛事奖项,社会机构证书无效。
动态调整机制:连续2年招不满的特长生项目将核减计划或停止招生。
监督问责机制
开通市级举报平台,查实违规将削减该校次年招生计划。
2023年已通报3所学校因测试程序不规范被暂停特招资格。
政策效果
2023年数据显示,北京市特长生报名人数同比下降37%,录取考生中83%通过专业测试+中考成绩达标方式入学,体现政策执行成效。
建议家长关注当年发布的《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收体育艺术科技特长生工作方案》,具体细则可能微调。教育公平化趋势下,特长生通道将更侧重专业培养而非升学捷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