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棉主题

司法助力“病企”蝶变重生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4-9 15: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法助力“病企”蝶变重生,是指通过司法程序和相关法律机制,对陷入债务危机或经营困境但有挽救价值的企业进行救助,帮助其实现债务重组、业务重整,最终恢复生机并重返市场的系统性工程。这一过程体现了司法权在市场经济中的调节功能,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这一机制:



主要司法救助工具
破产重整制度  
核心法律依据:《企业破产法》第八章(重整)。  
运作机制:通过法院主导,引入战略投资人、调整债务方案(如债转股、分期清偿)、剥离不良资产等方式,保留企业核心业务,实现“腾笼换鸟”。  
典型案例:  
  重庆钢铁破产重整案:通过“司法重整+资产重组”模式,剥离债务超300亿元,引入宝武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实现国企转型升级。  
  海航集团重整案:通过“实质合并重整”处理321家公司关联债务,化解风险1万亿元。

预重整制度  
特点:庭外谈判与司法程序衔接,在正式破产申请前达成重组框架,提高效率。  
实践:深圳、北京等地法院出台预重整指引,如南京雨润案通过预重整缩短司法程序6个月。

和解程序  
   适用于债务关系清晰、债权人较少的企业,通过法院裁定认可和解协议减免债务(如沈阳机床集团和解案)。



司法创新的关键举措
府院联动机制  
法院与税务、市监、金融监管等部门协同,解决重整中的信用修复、税收减免、行政许可保留等问题。  
例:浙江法院推动“破产审判数字化”,通过“一件事”平台实现多部门线上协作。

差异化处置  
区分“僵尸企业”与暂时性困境企业,对前者快速出清(破产清算),对后者精准救助。  
温州吉尔达鞋业案:法院采用“生产不停、职工不散、市场不丢”的“活封”措施维持经营。

跨境破产协作  
深圳法院在年富供应链破产案中承认香港破产程序,探索跨境债务处理规则。



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六稳六保功能  
20202022年,全国法院通过重整程序保留就业岗位超35万个(最高法数据)。  
资源优化配置  
江苏舜天船舶重整中,通过“剥离亏损业务+注入优质资产”使上市公司净资产由86亿元转正。  
风险防控  
避免企业连环违约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如北大方正重整化解2000余家金融机构债权风险。



未来完善方向
立法层面  
推动《企业破产法》修订,增设中小企业简易重整程序。  
司法能力建设  
培养专业化破产法庭,目前全国已设立14家破产法庭(如上海、成都)。  
配套制度  
完善重整企业信用修复、破产税费优惠等政策,降低制度性成本。



司法救助“病企”的本质,是通过法治化、市场化手段实现“治病救人”,平衡债权人权益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这一机制既需要法院发挥能动性,也依赖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最终实现“多赢”格局。
回复

举报

红棉主题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5-15 15:10 , Processed in 0.2034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