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经济”是指以满足人们的快乐需求为核心,通过提供各种娱乐产品和服务而形成的经济形态。主题公园抢滩“快乐经济”,是当前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以下是相关情况分析: 市场现状规模增长迅速:中国主题公园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2023年全国86家重点主题公园接待游客1.3亿人次,实现营收303.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1.84%和97.86%。预计到2028年,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100亿元。国际品牌加速布局:中国持续完善的文旅配套设施以及家庭娱乐消费的强劲需求,吸引了国际主题乐园巨头纷纷加码中国市场。如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将于7月5日正式开园,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建设步入提速阶段,2027年上海还将开业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等。本土品牌积极拓展:以方特、华侨城、长隆、海昌为代表的本土主题乐园进入快速扩张期,并不断探索IP之路。大湾区成功孕育了长隆、方特等本土知名品牌,清远长隆度假区自2025年1月25日对外试营业以来,有效拉动了周边业态。 竞争策略差异化定位:乐高乐园瞄准亲子市场,将最低售票年龄设定为2周岁,门票价格相较迪士尼和环球影城低25%—30%,对价格敏感家庭吸引力显著。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是专为2岁至12岁亲子家庭打造的乐高主题乐园和酒店综合度假区。本土化创新:上海乐高乐园将独特的中国文化融入游乐项目和活动,如全球首发“乐高悟空小侠”主题区和江南水乡风格的游船项目。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在中国的首次落地将融入更多中国元素,并增加基于数字技术的互动体验环节。IP打造与运营:国际品牌凭借其成熟的IP资源吸引游客,如迪士尼的众多经典动画IP、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等IP。本土品牌也在努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如方特的一些原创动漫IP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发展趋势区域协同发展:主题公园新项目向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集聚。京津冀地区的北京海昌海洋公园项目和顶点公园项目毗邻北京环球度假区,追求协同作用。大湾区的迪士尼、长隆等头部项目可吸引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客源,其余项目则植入地方特色,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科技赋能体验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主题公园将越来越多地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如广州星纪世界·南湖乐园,以平行宇宙为基底构建科幻主题世界,创新性推出实景RPG乐园玩法。产业融合加深:主题公园与周边的餐饮、住宿、零售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完整的文旅消费生态圈。同时,还可能与影视、动漫、游戏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IP的多维度开发和价值最大化。 面临挑战市场竞争激烈:全国近140家主题公园即将同台竞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主题公园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游客。运营成本高昂:作为重资产模式牵引的产业,主题公园前期建设投入大,经营周期长,且对长期吸引力、淡旺季平衡要求极高,不少主题公园面临着成本回收和盈利的压力。IP开发任重道远:虽然本土主题公园在IP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国际品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IP的创作、运营和推广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