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从岛礁到海洋 海南三沙绘就生态保护美丽画卷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xinwen.mobi 发表于 2025-6-18 16: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南三沙市以岛礁为起点、向海洋延伸,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与全民参与,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以下从岛礁治理、海洋保护、协同创新三个维度展开: 一、岛礁生态:从“生存基底”到“绿色家园”三沙市以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生态根基:建成海水淡化厂、污水处理厂和环保中心,实现“污水不入海、垃圾全处理”,永兴岛等核心岛礁垃圾处理常态化。禁塑行动覆盖4个社区,通过“两委干部入户检查+季度执法”,切断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流通链。园林绿化植入“海岛基因”,羊角树、海岸桐等耐盐植物遍植岛礁,结合“岛长制”巡逻,绿化覆盖率持续提升,永兴岛呈现“沙白、树绿、花香”的热带海岛风貌。每周“爱岛活动日”动员全民清理环境,垃圾分类、禁塑宣传融入生活,驻岛军民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二、海洋保护:从“单一守护”到“立体修复”海龟保护:在我国最大绿海龟产卵场北岛,推行“生态补偿+渔民转岗”机制,组建80%由渔民构成的巡护队,2024年标记保护海龟蛋巢227窝,幼龟成活率大幅提升。智能监测平台通过14个摄像头AI识别海龟行为,结合科研机构对产卵场沙质改良、敌害生物清理,2025年已记录蛋巢超1500窝,北岛成为“海龟幼儿园”。  珊瑚修复:永兴岛海域打造14.3万株珊瑚的“海底苗圃”,首创“珊瑚树”培育技术,使断枝年生长量达15厘米,年均补种超10万株。渔民与科研团队联动清除长棘海星,珊瑚覆盖率回升,笛鲷等鱼类重现“海底雨林”。  蓝洞探秘:永乐龙洞构建“海空天”三级监护网络,光电监控拦截违规作业23次,同步开展硫循环等15项科研,周边珊瑚覆盖率提升12%,海龟、砗磲重现深渊。 三、协同创新: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共生”三沙首创“保护机构+渔民+科学家”模式:渔民从“捕捞者”变身“巡护员”,如北岛社区主任黄程父子接力守护海龟,赵述岛渔民郁仁壮成为“海龟追踪者”;科研机构(如南海海洋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撑,海龟智能监测、珊瑚快繁技术落地应用;政府出台《海龟保护行动计划》,划定临时管控区,将生态保护纳入社区治理。这种“生态补偿+职能转变”机制,让渔民年均增收2万元,更让保护理念融入日常——巡逻时主动清理垃圾、发现海龟巢第一时间保护,成为驻岛居民的“自觉动作”。 结语:生态底色中的“三沙答卷”从岛礁上的垃圾分类亭到深海中的珊瑚苗圃,从渔民巡护的脚印到AI监控的“电子眼”,三沙市以“岛礁-海洋”一体化保护,诠释了“人海共生”的生态哲学。数据背后,是227窝海龟蛋的安全孵化、14.3万株珊瑚的新生、岛礁绿化覆盖率的逐年攀升,更是一座年轻城市以生态优先作答的“南海样本”。正如潜水员刘建宝触摸的珊瑚断枝,在三沙,每一份守护都在生长,织就着蓝色国土上最动人的生态画卷。

回复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7-3 12:49 , Processed in 0.0527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