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时需要注意诸多方面:
一、合法合规使用
1. 遵循国家标准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使用量等都有严格的国家标准(如GB 2760 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食品类别使用相应的添加剂,不能超范围使用。例如,甜蜜素在某些糕点类食品中允许限量使用,但不能用于白酒生产,否则就属于超范围使用。
对于使用限量,也要精确控制。比如在饮料生产中使用山梨酸钾作为防腐剂,其添加量必须控制在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以内,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 取得合法资质
食品生产企业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是来自具有合法生产资质的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等证件,以保证添加剂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性。企业在采购时要查验并留存相关资质证明文件,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二、准确标识
1. 产品标签标识
在食品包装上,必须如实标识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如果使用了多种添加剂,可以按照国家标准中的规定,采用具体名称、功能类别名称或国际编码(INS号)等方式进行标识。例如,使用了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可以标识为“苯甲酸钠”或者“防腐剂(苯甲酸钠)”。
标识内容应清晰、醒目、持久,易于消费者辨认和识读。同时,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标识,不能故意隐瞒或模糊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三、安全管理措施
1. 仓储管理
食品生产企业应设置专门的食品添加剂仓库或储存区域,对不同种类的添加剂进行分类存放。要确保储存环境符合添加剂的储存要求,例如一些对温度、湿度敏感的添加剂,如某些酶制剂,需要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储存,以防止添加剂变质。
仓库要保持清洁、通风良好,避免添加剂受到污染。同时,要防止不同添加剂之间发生交叉污染或化学反应,影响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2. 使用过程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使用前要对添加剂进行准确称量或计量,确保添加量的准确性。可以采用专门的计量设备,如高精度电子秤等,并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要有专人负责添加剂的添加操作,并且做好使用记录,记录添加剂的名称、使用量、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以及产品批次等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追溯。
四、人员培训与知识更新
1. 专业培训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功能、使用范围和限量、安全注意事项等。例如,让员工了解不同类型抗氧化剂的作用原理,以及在油脂类产品中的正确使用方法。
对从事添加剂采购、检验、使用等关键岗位的人员,要进行重点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保证添加剂在企业生产中的正确使用。
2. 法规与标准更新
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和监管要求的不断变化,食品添加剂的法规和标准也会进行修订。企业要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情况,及时调整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和生产操作流程。例如,当某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限量发生调整时,企业要迅速响应,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新的标准执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