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深远意义、具备坚实基础且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
一、重大意义
1.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主题。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广东而言,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例如,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能够提高产品附加值,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应对国际竞争挑战的战略选择
国际经济格局正处于深刻调整之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广东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代表,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比如,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积极布局产业链,能够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话语权。
3.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使命担当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一直发挥着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推动中国整体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坚实基础
1. 完备的制造业体系
广东拥有从传统制造业到高端制造业的完整产业链。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涵盖了从芯片制造、电子元器件生产到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终端产品的组装,像华为、富士康等企业在广东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具备很强的规模效应和协同创新能力。
2. 活跃的创新生态
广东的创新资源丰富,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以深圳为例,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如腾讯、大疆等,积极投入研发,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创新人才。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3. 优越的区位与开放条件
广东地处沿海,拥有多个优良港口,如深圳港、广州港等,交通便利,便于货物运输和对外贸易。同时,广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与港澳地区紧密相连,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框架下,能够充分利用港澳的金融、贸易、科技等优势资源,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三、建设举措
1.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改造方面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传统制造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例如,在纺织服装产业,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生产线改造,实现了个性化定制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品牌建设方面
支持传统产业企业加强品牌策划、推广和保护。如佛山的陶瓷产业,通过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战略新兴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广东加快5G基站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发展。例如,广州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聚集了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在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产业集群发展
打造新兴产业集群,发挥集群的集聚效应和协同创新能力。如珠海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涵盖了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研发、航空零部件生产等众多环节,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共同提升产业竞争力。
3. 强化科技创新支撑
研发投入方面
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例如,华为公司每年将大量资金投入到5G、芯片等技术的研发中,广东省也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前沿技术研究。
创新平台建设
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深圳的鹏城实验室在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领域开展前沿研究,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4.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政策支持方面
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土地供给等。对于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项目,给予土地优先供给和税收减免,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人才保障方面
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通过提供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资金等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广东创新创业,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