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促改革强创新优布局 地方国资国企加快高质量发展

[XinWen.Mobi 原创复制链接分享]

地方国资国企在促改革、强创新、优布局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以加快高质量发展,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促改革
1. 混合所有制改革
   含义与目的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所有制经济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引入非国有资本,改善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地方实践案例
     例如上海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上海电气集团通过混改,吸引了包括民营资本、外资等多种所有制资本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民营企业的灵活市场机制和创新意识与国有企业的资源优势相结合。上海电气在风电设备制造等业务领域,混改后的企业在市场响应速度、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增强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完善治理机制
     地方国资国企致力于构建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加强董事会建设
     如深圳的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加强董事会建设,提高外部董事比例。外部董事带来了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能够从更客观、多元的角度对企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建立健全董事会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 三项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
     打破国有企业传统的行政化人事管理模式,推行管理人员竞聘上岗。例如,重庆的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中层管理人员,建立了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这不仅拓宽了企业选拔人才的渠道,还激发了员工的竞争意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劳动制度改革
     优化劳动用工结构,实行员工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制度。像山东的一些地方国企,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需求,精准招聘各类人才,同时依法规范劳动合同管理,解决企业冗员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强化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的挂钩力度。例如江苏的某些国有企业,通过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企业经营业绩、创新成果等纳入考核范围,员工的薪酬与企业效益和个人绩效紧密相连,有效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强创新
1. 加大研发投入
   地方政策支持
     许多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国资国企加大研发投入。例如,广东省对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地方国资国企积极响应,如格力电器(国有控股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在空调技术研发方面持续创新,其研发的高效节能压缩机技术等众多成果,不仅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还推动了整个空调行业的技术进步。
2. 搭建创新平台
   企业内部创新平台
     地方国资国企积极创建企业内部的研发中心、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例如,四川长虹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研发中心,聚集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开展从智能家电芯片研发到智能家居系统集成等多方面的创新研究,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产学研合作平台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例如,武汉的一些国资国企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在光通信、生物制药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项目。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3. 激励创新人才
   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一些地方国资国企采用股权期权激励、项目收益分红等方式。例如,合肥的部分高科技国有企业,对参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核心人才给予项目收益分红,让人才能够分享创新成果带来的收益。在精神激励方面,开展优秀创新人才评选表彰活动,给予荣誉称号等,提高创新人才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三、优布局
1. 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布局方向
     地方国资国企积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例如,贵州国资国企积极涉足大数据产业,依托当地的能源优势和政策支持,建设大数据中心,开展大数据存储、分析、应用等业务,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也使国有企业在新兴的大数据产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2. 整合传统产业
   产业整合方式
     对传统产业进行整合优化,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实现产业升级。例如,山西国资国企在煤炭产业方面,推动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形成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和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加大对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投入,实现从传统煤炭开采向清洁高效利用的转型升级。
3. 优化区域布局
   服务区域发展战略
     地方国资国企的布局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例如,京津冀地区的国资国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移升级等方面进行布局。国有企业在区域内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合作,共同治理环境污染,推动产业从北京向津冀地区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手机版|标签|新闻移动网xml|新闻移动网txt|全球新闻资讯汇聚于 - 新闻移动网 ( 粤ICP备2024355322号-1|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1230号 )

GMT+8, 2025-2-22 19:37 , Processed in 0.04547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消息来源网络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