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指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表现
1. 银行贷款方面
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面临严格的审核标准。银行出于风险控制考虑,更倾向于向大型国有企业放贷。民营企业可能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其信用评级也相对较低,这使得银行对其贷款额度有限且贷款利率较高。例如,一些小型制造企业,厂房是租赁的,设备较陈旧且价值难以准确评估,银行很难基于这些情况给予足额贷款。
2. 直接融资市场方面
在股权融资方面,虽然我国有创业板、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但能够成功上市融资的民营企业仍然是少数。大量民营企业面临上市门槛高、上市流程复杂等问题。比如一些科技型民营企业,虽然有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但可能因为盈利未达到一定规模而难以在主板上市融资。
在债券融资方面,债券市场对发行主体的信用等级要求较高,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和占比相对较低。由于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相对较大,投资者对民营企业债券的购买意愿不强,导致民营企业债券发行困难。
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性
1. 对企业自身发展的意义
有助于民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充足的资金可以使企业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扩大厂房、招聘更多的员工等。例如,一家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民营服装企业,如果能够顺利融资,就可以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产量和市场份额。
促进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支持能够让企业投入更多资源进行研发,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像一些民营高科技企业,有了融资就可以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2. 对宏观经济的意义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解决其融资难问题有利于稳定就业。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从普通工人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当民营企业能够顺利融资并实现稳定发展时,就能避免因资金短缺而裁员,从而稳定就业形势。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民营企业往往在新兴产业和创新领域具有较强的活力,解决融资难可以激发民营企业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发展潜力,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向更高质量、更具创新力的方向转变。
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1. 政策层面
政府应进一步出台有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例如,通过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财政政策方面,可以设立民营企业专项扶持基金,对有发展潜力但暂时面临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或贷款贴息。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保护。只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得到充分保障,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才会更有信心与民营企业开展融资合作。
2. 金融机构层面
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开发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贷款产品。同时,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不仅仅以企业规模和固定资产作为风险评估的主要依据,还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前景、现金流状况等因素。
鼓励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需求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更贴合需求的金融服务。例如一些地区的民营小额贷款公司,能够为当地的小型民营企业提供便捷的小额贷款服务。
3. 民营企业自身层面
民营企业要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报表编制,提高财务透明度,让金融机构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增强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
注重企业信用建设。按时偿还债务,遵守商业信用,积极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例如通过参与信用评级提升活动,展示企业良好的信用状况,争取更有利的融资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