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上的坚守:铁路民警的春运守护》
一、高海拔铁路环境的特殊性
1. 地理与气候挑战
在高海拔地区,铁路沿线往往穿越崇山峻岭、广袤的高原。例如青藏铁路部分路段,海拔超过4000米,这里氧气稀薄,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60%左右。民警们长期在此工作,极易出现高原反应,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成为他们日常面临的困扰。
气候条件恶劣,昼夜温差极大。白天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可能导致皮肤晒伤、灼伤;夜晚气温骤降,寒冷刺骨,给铁路设施的巡查和安保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2. 交通与救援困难
高海拔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铁路民警的工作地点往往距离城市和医疗救援中心较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如民警在巡逻途中受伤或遇到突发疾病,救援力量难以迅速到达。道路状况复杂,冬季时积雪、结冰路段较多,车辆行驶风险高,这也影响了人员和物资的运输。
铁路线一旦出现故障或遭受自然灾害破坏,如山体滑坡、雪崩等,抢修和救援设备的运输也面临重重阻碍,铁路民警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还要参与到初期的救援协调工作中。
二、铁路民警的春运工作内容
1.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在春运期间,高海拔地区铁路客流量虽相对平原地区可能较少,但安全保障任务同样艰巨。铁路民警会加大对车站候车大厅、售票厅、站台等区域的安全检查力度。他们使用安检设备,对旅客的行李进行细致检查,防止违禁物品带上列车。
同时,沿着铁路线进行隐患排查工作。检查铁轨、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在高海拔地区,寒冷天气可能导致铁轨变形、桥梁结构受损等问题,民警要与铁路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及时发现并上报潜在的危险。
2. 旅客服务与秩序维护
高海拔地区的火车站是当地旅客出行的重要枢纽。铁路民警积极为旅客提供服务,帮助那些对车站环境不熟悉的旅客找到候车区域、购票窗口等。对于老年旅客、残疾旅客等特殊群体,民警会给予更多的关照,协助他们搬运行李,解答出行疑问。
在维持旅客秩序方面,民警要确保旅客排队候车、有序上车。在春运客流量增加时,防止出现拥挤踩踏事件。他们还要处理旅客之间的纠纷,保障旅客在旅途中的和谐氛围。
3. 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春运期间是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可能高发的时期。铁路民警保持高度警惕,打击盗窃旅客财物、倒卖车票等违法犯罪行为。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环境特殊,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地形复杂、监管难度大等特点进行作案。
民警通过加强巡逻、与地方公安部门协作等方式,构建严密的防控网络。例如,在车站周边及列车上布控便衣警察,一旦发现可疑人员,迅速采取行动,保障旅客的财产安全。
三、坚守背后的奉献精神
1. 牺牲个人健康与家庭团聚
高海拔地区的铁路民警为了春运的安全保障,长期忍受着高原环境对身体的损害。许多民警因为工作需要,不能按时进行体检和治疗高原疾病,他们将工作放在首位,默默承受着身体的不适。
在春运这个特殊时期,民警们更是难以与家人团聚。家在平原地区的民警,可能因为路途遥远和工作繁忙,连续多年不能回家过春节。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机会,坚守在高海拔的铁路岗位上,用自己的奉献换来旅客的平安出行。
2. 对职责的执着与使命感
这些铁路民警深知自己的工作对于高海拔地区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守护铁路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每一次的巡逻、每一次的安检,都是在践行对旅客的承诺。
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团队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高海拔的铁路线上,年复一年地为春运保驾护航。
|
|